

若以一個詞來形容江蘇 " 電影紓困 " 局面,那就是 " 加速度 "。
今年以來,圍繞 " 疫情要防住、經濟要穩住、發展要安全 " 的重大要求,江蘇省電影局正是用這一波 " 加速度 ",落實落細各項助企紓困政策,加快推動復工復產,幫助電影行業企業渡過難關、恢復發展。
4 月至 5 月,江蘇連推 " 蘇影保 2.0"" 服務指南 25 條 ",因地制宜果斷打出 " 組合拳 ",為饑渴的電影業輸送 " 長流水 "。
何以如此發力?只因情勢逼人!
5 月 25 日,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,這一罕見的 " 萬人大會 " 指出:3 月份尤其是 4 月份以來,就業、工業生產、用電貨運等指標明顯走低,困難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 2020 年疫情嚴重沖擊時還大。
這一情勢在江蘇電影現狀中亦有直觀反映。全省影院停業數量、停業時間均已超過去年。多年來,江蘇電影票房一直僅次于廣東,位列全國第二。今年的春節檔,江蘇在票房和觀影人次都雙雙超過了廣東,位居全國第一位,但 4 月份全國排名下滑至第 11 位。經過連續 3 年的疫情沖擊,影院面臨極端困難的局面。生死存亡現狀,對紓困之策提出更高要求。
在前述大會上,李克強總理提出,要創造性工作,因地制宜挖掘自身政策潛力,幫扶市場主體紓困、穩崗拓崗等政策能出盡出。
" 政策挖潛 "" 能出盡出 ",內涵和任務極為明確:窮盡一切努力,推出更多善政,聚焦所有困難,穩住經濟大盤。
電影業局面同樣如此。江蘇電影大盤,必須穩住!
為此,江蘇省電影局不斷加大工作力度,落實落細各項助企紓困政策,加快推動復工復產,幫助電影行業企業渡過難關、恢復發展,表現出敢為人先、重在務實、狠抓落實的 " 紓困精神 "。
論敢為人先——江蘇推出全國電影行業唯一一個、全省各行業第一個可落地、可執行、可實施的服務指南,得到中央有關部門高度認可。江蘇省委宣傳部、江蘇省電影局積極對接省政府辦公廳、省發改委等部門,將對電影行業的紓困措施納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 " 蘇政辦 22 條 ",單獨成篇顯現出來,這是全國首次突破性地明確將電影行業納入省政府支持范圍。
論重在務實——回應企業的痛點和難點,加大財稅扶持力度、優化電影金融服務、著力減輕企業負擔等多項政策措施,且一以貫之。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從減免房租、降低成本、優化供給、融通資金等方面提出有力有效措施,助力更多中小企業 " 渡難關 ",江蘇在 " 電影紓困 " 問題上也采取了非常實用、容易見效的舉措。例如,3 月份以來,省級電影專資持續安排對符合條件的影院 2800 萬元獎補、1000 萬元對復工影企補貼以及 1000 萬元影企融資貼息,為影企 " 輸血 "。不止于此,對承租國有房屋的電影行業小微企業減免 3-6 個月租金、支持影院參加全省 " 蘇新消費 " 活動、按稅額 50% 減征資源稅等,均為全面梳理、精準研判之下推出的實實在在的救急、脫困之舉。
論狠抓落實—— " 公布出去就必須能落實到位 "" 落實落細紓困政策,使政策直到 " 成為狠抓落實的規范性要求。" 服務指南 25 條 " 堪稱將各級政策細化的 " 政策導航圖 " 和 " 備忘錄 ",通過全媒體公開發布、公開承諾,為扎實推進、及時落地打下堅實基礎。此外,結合 " 放管服 " 改革,大力推進電影行政審批事項在線辦理,壓縮辦理時限,亦是 " 落實不含糊 " 的例證。
緊密關切電影企業痛點難點,及時地、全過程地為電影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,江蘇 " 電影紓困 " 一系列創造性舉措,不斷取得重大進展和新突破,源于 " 只爭朝夕 " 的緊迫感和使命感——紓困,時不我待。
現代快報首席評論員 戴之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