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快報訊 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《黨的女兒》《小兵張嘎》......6 月 30 日一早,南京市南昌路小學 700 多名 " 樂樂娃 " 身穿統一校服,佩戴紅領巾,來到電影院開啟了一場特別的 " 四史 " 教育電影課。學生們在一部部經典紅色電影中 " 穿越 " 時空,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,傳承紅色基因。
" 樂樂娃 " 講四、史,全場高歌《唱支山歌給黨聽》
崢嶸歲月百年史,星星火炬代代傳。為傳承紅色基因,積蓄奮進力量,在每個孩子心里播下一顆愛黨愛國的種子,南昌路小學一直通過不同形式開展著 " 四史 " 學習教育。
什么是 " 四史 "?現場,南昌路小學 " 四史 " 小講解員帶來宣講。學 " 四史 ",守初心,揚青春,勇擔當。在小講解員的帶領下,大家了解了 " 四史 " 的由來以及內涵。
" 唱支山歌給黨聽,我把黨來比母親 ......" 師生們揮舞黨旗,共同高歌《唱支山歌給黨聽》,歌聲傳遞著新時代少先隊員的使命與擔當,激昂的、催人奮進的聲音,回蕩在 " 樂樂娃 " 們的心中。
啟動儀式結束后,觀影活動主會場中的師生們一同觀看了電影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。" 滴滴滴,滴滴滴 ……" 當片中主角李俠坐在桌前打出電碼 " 同志們,永別了,我想念你們!" 時,銀幕前有的同學紅了眼眶,也有一些同學悄悄掏出了紙巾擦拭臉頰上的淚水。
南京市南昌路小學校長華萍表示:" 樂學‘四史’潤童心,樂享成長頌百年。今天的‘四史’教育電影課大家一同觀看《解放了的中國》《黨的女兒》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等優秀影片,部部經典。這場生動直觀的電影教育課,也讓南小師生一起從紅色主旋律電影當中,傳承紅色基因,汲取奮進的力量。"
△南京市南昌路小學校長華萍
近 700 名師生同時觀影,從光影中汲取奮進力量
記者了解到,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制片廠攝制、王萍執導的劇情片,由孫道臨、袁霞主演,于 1958 年上映。
電影講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:1939 年,共產黨中央派李俠到上海與黨員女工何蘭芬假扮夫妻,加強地下電臺的工作。艱苦工作中,兩人產生了愛情,后經組織批準結婚。太平洋戰爭爆發后,李俠不幸被日軍逮捕。出獄后,他深入虎穴,巧取敵人情報。臨近解放,敵人瘋狂搜捕地下電臺,李俠奉命轉移。恰在此時,兩個重要情報急需發報出去。李俠毅然承擔任務,做好了犧牲的準備。當他完成任務時,已被敵人包圍。他鎮靜地向延安發出了最后的告別信號。
63 年過去,這段精彩的故事依然深深地感染著現場的同學們。南昌路小學四(1)班學生陸睿衡告訴記者," 以前我聽爺爺說過這些革命先烈的故事,但這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,心里面很感動。現在身處和平年代,我們要好好學習,以后報答祖國!"
記者了解到,此次南京市南昌路小學的集體觀影,共有近 700 余名師生同時觀影。除了主會場觀看的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外,其余 8 個廳中的師生們分別觀看了電影《黨的女兒》《小兵張嘎》《解放了的中國》等。
南京市南昌路小學的思政老師于雨是一名 "90" 后,她認為 " 四史 " 教育電影課能讓孩子們更生動、深入地學習黨史。" 看到《小兵張嘎》這些經典電影,孩子們心中會燃起催人奮進的力量,電影中的英雄人物勇敢、機智、熱愛祖國,他們會不自覺地向他們學習。這種教育不需要說教,其實觀看了、了解了、發現了之后,這種信仰就會在孩子們心中滋生。"
現代快報 +/ZAKER 南京記者 李藝蘅 舒越 / 文 施向輝 劉暢 / 攝